五台山文化生态讲坛2021年第7期(总第17期)成功举办
2021年10月22日15:00-17:00,“山西省五台山文化生态研究院文化生态讲坛2021年第7期(总第17期)”在五台山文化研究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五台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新平教授主持,忻州傅山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六金作了题为“忻州古城文化探究”的主题报告。
首先,张老师指出忻州是一座具有1800多年历史的古城,它以独特的地理形胜、敦厚儒雅的人文历史而闻名。城内现有北门城楼、兴国寺、关帝庙和秀容书院等古建筑,保持着历史的古风古韵。
其次,张老师就忻州城池的建筑与三次大修以及纵横交错的街巷进行了介绍,他指出,忻州城始筑于后汉末。现保存下来的石基砖城是明代万历二十六年(1598)建成的,清代同治九年(1870)依原样重新修葺的。现保留下来的北门城楼即当时的式样。其他东门、南门、西门三城楼的外部形状、建筑结构雕饰设计、窗棂安装等与北城楼全然相同。三次大修分别为明嘉靖二十八年、明万历二十四年和清同治七年。忻州老城内主要有:南北大街、顺城街、东大街、兴寺街和学道街等。其中南北大街贯穿南北城楼之间,是城内的主街。
接着,张老师介绍了忻商——晋商中的劲旅。当年上书理藩院的程化鹏、和田采玉的王有德、拥有半条商街的麻全忠、津门大采购孔昭德,他们曾是忻商中屈指可数的精英。他们那超前的经营理念和成功经验,永远值得后人学习与借鉴。最后,张老师介绍了秀容书院的创建及六任山长,这座三晋闻名的古代书院一直延续着中国的传统儒学,是秀容人的骄傲,这里学风严谨、名师荟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