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文化生态讲坛2020年第1期(总第1期)
暨忻州师范学院博士论坛——学术沙龙第十五期活动”成功举办
2020年10月29日16:00—17:30,“五台山文化生态讲坛2020年第1期(总第1期)暨忻州师范学院博士论坛——学术沙龙第十五期活动”在五台山文化研究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五台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新平主持,历史系教授王涛担任评议人,贾富强博士作了题为“清代五台山的关隘与营汛——以美藏《五台山圣境全图》为线索”的主题报告。
贾富强博士的报告先从国内外的五台山研究现状谈起,指出目前五台山研究在地图和军事方面存在的不足,说明美藏《五台山圣境全图》的史料价值。接着,从内容、绘制方法、构图形式、史料价值等方面对该图进行了介绍。之后,分别对图中的关隘和营汛信息进行了挖掘,并结合山西旧志等文献对清代五台山的关隘和营汛进行了系统梳理,基本厘清了清代五台山的军事布防问题。最后,提出了几点结论:一是清代五台山周边的交通路线基本是沿具备通行条件的河谷和山谷分布,途经的山岭和山梁会被当作关隘,而且途中重要的关隘和村庄还会有官兵驻防;二是由于受绘图方法、地图篇幅以及制图目的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该图未将关隘和营汛全部绘制出来,但并不影响我们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将其作为五台山宗教和历史研究的重要线索。
主题报告后,评议人王涛教授对报告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她认为本次报告视角很独特,突破了以往从宗教、旅游、生态等角度考察五台山的传统,另辟蹊径,将对图像信息的解读和军事要素相结合。同时报告的考证过程很严谨,对图像信息的文字解读很细腻。在自由发言环节,老师们就本次报告的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最后,赵新平主任做了总结,她认为贾富强博士的报告开辟了五台山研究的新路径,五台山不仅表现为宗教、旅游等要素,也是“国家在场”和地方社会相互动的场域。同时也对广大教师寄予厚望,希望老师们要在资料收集上下功夫,重视田野调查,运用多学科视角分析问题。
